logo

媒体超算

【河南青年时报】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陈强副教授作为河南省唯一高校教师代表荣膺国家级荣誉表彰



近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正式公布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河南省共有21位优秀青年入选,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陈强副教授作为全省唯一高校教师代表荣膺此项国家级荣誉表彰。

此次表彰活动引发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报道,人民日报、央广网、河南日报、河南发布、河南高教等权威平台均予以关注。《河南青年时报》对陈强副教授进行专题报道,该报道同步刊载于河南青年网、学习强国等主流传播矩阵。

作为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培养的首位获此殊荣的青年学者,陈强副教授的成长轨迹充分体现了超算中心“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将持续深化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机制,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能。

《河南青年时报》人物专访 

来源:河南青年时报    记者:蔡琳/文  赵墨波/图

【人物名片】陈强,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长期从事计算物理、高性能计算和量子计算领域的科研工作。现任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副教授、综合管理部部长。

走进陈强的办公室,最显眼的莫过于迎面立在窗户旁的那块黑板,上面的板书还未来得及擦去。陈强说,平常自己会在黑板上演示一些工作中的思路想法,也会在和自己带的研究生讨论课题时,做一些板书。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记事本,歉意地表示办公室还没来得及收拾。仔细观察那本大红色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都是当下紧要的工作。

     从“电磁战场”到“超算高地”     军旅生涯淬炼科学脊梁  

4月30日早上7时,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名单正式公布,陈强名列其中。

上午9时许多,在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新鲜出炉的国家级荣誉,陈强显得格外冷静:“这份荣誉肯定不算我个人的,它属于我们的团队乃至我们这个领域。”他表示,荣誉的背后承载着国家对战略科技领域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他们这一代科研人员扎根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殷切期待。

陈强不苟言笑,虽身着便服,谈吐间依然有着军人的果敢,“‘算力报国’是我们团队的精神内核,这份荣誉将激励我们在超算领域持续深耕,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工作者的时代使命。”他说。

2020年,陈强军转入职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此前17年的军旅生涯早已让军人的特质深深融入他的血脉,“我大学上的军校,本硕博读下来直接就去了部队的某试验训练基地。军人的底色就是服从和奉献。”他说。

“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陈强说。正是这种“马兰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他不管在什么岗位,始终坚守着“科技报国”的使命自觉。

作为主要参与者,陈强与国内多家单位的合作者联合完成了针对EAST和CFETR等先进核聚变反应堆的全装置动力学等离子体演化模拟的工作,该成果入围了2021年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国际最高学术奖项ACM Gordon Bell Prize提名,并获2021年中国超算年度最佳应用奖,对我国在聚变能开发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研究意义。

2023年,陈强团队代表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与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本源量子”联合打造发布了国内首个“量超融合”先进计算平台,该成果获2024年算力中国年度重大成果。该平台的深化应用有望为材料设计、药物研发、金融经济、能源动力、气象预测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注入新的发展动能,进而为相关行业生态的优化升级孕育更为广阔的可能性空间。

“真正的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超算正是支撑国家重大工程的关键底座。”陈强说。在超算领域,他用实际行动和成果诠释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技报国情怀。

      从研究生导师到青年先锋    “老师这么优秀 我们也要向他靠近” 

“这种等级的荣誉对我们来说感觉非常遥远,我们的老师居然这么优秀。”得知陈强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他的学生王华欣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敬佩。

王华欣回忆,当初考研在学校官网上查老师的信息和成果,感觉陈强的个人成果并不多,直到真正成为陈强的学生,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导师如此“低调”。

说起对导师的评价,王华欣用了一个字——“卷”,“我们导师真的很卷,比如开完一个学术会议,大家一块儿坐车回来了,一天的工作就应该结束了。我们老师还要去超算中心,继续做一些研究,写一些相关的报告或者安排一下以后的工作。”他说。

“我们老师一直告诫我们,要做一个东西,不是看发多少成果、发多少论文,而是一定要在某个领域里面,真正去做出一些对科研有贡献的东西。”王华欣说,老师如此优秀还如此努力,我们做学生的更应该向老师看齐。

作为导师,陈强鼓励学生和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卡脖子”领域寻找科研切入点,让论文成果既能上书架也能上货架。“希望他们既保持对微观技术细节的敏锐度,更建立宏观技术路线的把控力,寻找创新突破,主动打破学科壁垒,在超算与量子计算、计算物理与工业软件等交叉地带构筑竞争力,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正是新质科研人才的核心特质。”陈强说。

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中,陈强的角色多重,那么又该如何平衡好这几重角色呢?陈强总结说:“这三块工作就像打一套组合拳,关键得找准发力点。在管理方面,将行政事务与科研攻关模块化分解,既保障超算中心高效运转,又为团队提供成长平台;在教学领域,以‘实战育人’模式培养兼具科研能力与产业视野的创新人才;在科研方向上,带领团队推动超算技术向生物育种、高端装备等领域转化,让团队成员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个人价值,真正做到以管理促创新、以教学育人才、以科研强支撑。”

“这个奖项不仅是荣誉,更是对青年科学家使命担当的召唤。”陈强总结道。这个五月,陈强和他的团队无暇庆功,因为未来五年团队的重点攻关方向早已明晰,而他们始终在路上。

《河南日报》:河南省21人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 河南日报 》( 2025年05月03日 第 01 版)记者 祁思元

4月30日,记者从团省委获悉,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开展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公布,河南共21人上榜。

受到表彰的新时代青年先锋,有的在重大战略、重大项目中冲锋在前、锐意进取,如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十一分厂数铣一组组长林春泷、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五级职员吕锡芝;有的在科研攻关、一线岗位中开拓创新、勇挑重担,如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副教授陈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数智电网技术中心副主任张迪;有的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主动担当、无私奉献,如河南省卫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文魏、河南蜜乐源养蜂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徐芳;有的在职业技能、基层一线的舞台上施展才干、服务群众,如漯河技师学院教师侯坤鹏、焦作市温县司法局副局长吴静静。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团中央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立足个人和岗位实际,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河南高教:祝贺!河南一高校教师获全国表彰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揭晓。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英、王兴兴、牛菲菲等30名同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96712部队44分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12306青年技术攻关团队等30个青年集体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授予王崇鹏、方璐、翟光耀等677名同志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其中,郑州大学陈强入选。

陈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共青团郑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CCFYOCSEF郑州AC委员。

作为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的核心骨干,陈强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在计算物理、高性能计算和量子计算应用领域潜心钻研,积极投身于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事业。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荣获多项省部级和行业学术奖励,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为我国新型先进计算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